《二十二》 人心中的抗战
作者:影视达人 时间:2017-08-24 17:08:20 神评论
新近上映的纪录片《二十二》,讲述中国大陆最后22位“慰安妇”生命的最后时光。22位主角,难以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;老人们或坐或卧,只言片语,说起过去的事情,也多含糊不清;还没有涉及人物的诸向度,镜头就急匆匆切换到下一个场景。这与同时间上映的爆米花电影,形成鲜明对比。
这部片子镜头平实,没有解说,只有环境音,显得沉闷,但偶尔从人物情绪变化和生世点滴,可以明显感觉苦痛至深。甚至很多次似乎听到有隐隐约约,隆隆的炮火声,我不敢肯定,也许是幻听吧。
大规模的战争,受害者人数之多,创伤时间之长,往往超乎想象。“慰安妇”大概是日本对外侵略战争中,最后一批浮出水面的受害者。
▲慰安妇是日本对外侵略战争中,最后“被发现”的受害者
如今慰安妇的故事,早已为人所熟悉。从口述史的角度看,《二十二》的价值并不大。拉长历史的视界,则可以说,因为《二十二》的存在,这场战争虽然以日本签署投降书而告结束,但人心中的抗战,因为受害者还在世上煎熬,并未结束。
阅读史籍,战争过后,被人记起的,多是牺牲的将士。其实更悲惨的是死难将士的父母妻儿,他们偶尔也会被人记起。在一个良善的社会,会得到一些照顾,但精神创伤,几乎伴随一生,任何人抚慰不了,只有靠时间来逐渐填补、淡忘。
同样悲惨的是被战争蹂躏的平民。战火纷飞,孤苦无助,财产被抢夺焚毁,生死由命富贵在天。战争能够结束,是他们的运气;战争不能结束,只能转徙他乡,命殒沟壑。他们的遭遇兴许被记载下来,如“蜀碧”“扬州十日记”“嘉定三屠”一般,供人叹息。有的城市几乎尸骨无存,更不要说文字,谁知道他们是怎么恐惧,怎么躲避,最后怎么被赶上屠场……一切消逝得像火星上的旷野。
▲越战
最悲惨的是所谓“慰安妇”,她们在战时不仅身体被任意凌辱,人格被肆意践踏,“不幸”活了下来,在一个观念畸形的社会,毋宁说是苟且偷生。挥之不去的经历与外部世界永远在冲突,这种煎熬写在脸上,直到走进坟墓,获得大解脱。
战争摧毁失败者的一切,胜利者也未必那么心安理得,刘伯承元帅就从来不看战争片。一将功成万骨枯,这七个字掰开来,全是森森白骨。
在这层意义上,《二十二》与其说是记录中国慰安妇的最后点滴,不如说其母题更像是反战。
古往今来,战争是很容易被美化和鼓吹的政治行为。人的智慧、勇敢、勤劳、聪明等等优秀品质,最容易在战争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,因之,文艺家们通过战争,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或真或假的英雄。
但战争的残酷,给人带来的恐惧,却更是实实在在的重要主题。只不过更多的人相信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,失败者和受害者所书写的东西,在历史的长河里往往不值一哂,他们自己也往往羞于提及。
被鼓动起来的对战争的热爱,往往掩盖了对战争的恐惧。实际上,大战前夕,光头一剃,屎尿横流的士兵很多,但谁会去专门记上一笔呢?1979年初的一个黄昏,高音喇叭里战争的消息一公布,只有几岁的我似懂非懂,站在田野里吓得六神无主,忙不迭问在哪个方向,离这里有多远,最后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家了。
那时候大概个把两个月会看一场露天电影,基本都是战争片,看得津津有味,鼓动起对战争的无限向往。可一旦真的战争来了,那些所谓勇气,一瞬间消失得一干二净,留下的只是恐惧,恐惧,恐惧,无限的恐惧。
通常情况下,战争的旁观者们,大可以赞叹,颂扬,理想主义,一旦落到自己头上,除了饱含复仇的火焰,谁会泰然处之?
也因此,那些尚未穷尽和平手段而急于发动战争的,要么为一些莫名其妙的所谓“理想”所蛊惑而赌上一把,要么看看自己的家人朋友是否会因此送命,权衡一番,在此前提下求取最大利益。而显然,那些为了个人目的或虚幻出来的抽象利益被驱赶上战场的,不是战士,而是炮灰。
《福建日报》有一篇报道称,据前苏联学者统计,从公元前1496年到公元1861年这3357年间,人类有3130年在打仗,只有227年是和平的。
又据瑞典、印度学者统计,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1964年这5164年中,世界上共发生战争14513次,只有329年是和平的。这些战争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灾难,使36.4亿人丧生。损失的财富折合成黄金,可以铺一条宽150千米、厚10米、环绕地球一周的金带。
从1740年到1974年的234年中,共发生过366次,平均每年1.6次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37年中,包括现在仍在进行着的,就有87次之多,平均每年2.3次。其间,29次在亚洲,26次在中近东和北非,17次在中、南部非洲,10次在中南美洲,5次在欧洲。
另据匈牙利一位教授统计,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37年里,世界上爆发470余起局部战争。在世界范围内,无任何战争的日子只有26天。
可以说,战争对人类来说,是一种常态,似乎没有战争,反而显得不正常。这是为什么?
有时候看到一群猴子中的公猴每年为猴王的位置大打出手,鲜血淋淋;每个猴群都有自己的地盘,误入者被撕咬得落荒而逃,似乎可以明白一点什么。人啊,不管你沐猴而冠到什么地步,还是一群畜生的老底子。
但是。
为了那个“猴王”的位置,为了地盘边沿的一丁点蝇头小利,大打出手,死伤无数,作为最善于复杂思维的物种,人不能有所反思吗?
▲反战才是对战争最好的反思
实际上,人类还是有所进步的,譬如他们发明了自由,认为人可以做战士,不可以做炮灰;他们发明了民主,可以用和平手段,解决“猴王”争霸;他们运用市场与科技,改变了传统的边界概念……
但是。
人的双脚终究扎根在畜生的土壤,进步何其缓慢。暮年的慰安妇,在自己的葬礼上也没有等来当年侵犯者及其后人的一句道歉。于她们而言,最后剩下的十几个人,人生只余下屈辱与死亡。这是《二十二》展示给世人的残酷真相。
以目前的技术手段,死亡面前,人人平等。但死照亮生,有的人活得坦然,幸福,有尊严,有的人困苦,顿挫,生不如死。生命的质量,由生者之间的相互照料或撕咬所决定,由此也检验作为人的含量与成分,到底有多少。
-
张歆艺:《二十二》的成功是人心所向
2017-08-21 11:08
8月21日报道纪录电影《二十二》自上映以来排片票房持续走高,先后打破多项纪录电影票房记录,截至8月19日票房突破1亿元,成为继《战狼2》后,今年暑期档又一部全民详情
-
众志成城铸就纪录电影《二十二》“奇迹之路”
2017-07-28 11:07
7月28日报道这部纪录电影叫《二十二》,国内首部获得公映许可的“慰安妇”题材纪录电影,本片记录了2014年大陆地区公开身份的22位“慰安妇”的生活状态。8月14详情
-
电影《二十二》获“达康书记”吴刚力挺
2017-08-02 14:08
8月2日报道即将于8月14日【世界“慰安妇”纪念日】全国公映,国内首部获得公映许可的“慰安妇”题材纪录电影《二十二》,近日再度迎来重磅支持——热映电影《战狼2》详情
-
纪录电影《二十二》:历史真相不容遗忘
2017-08-07 11:08
8月7日报道纪录电影《二十二》自定档8月14日【世界“慰安妇”纪念日】以来便倍受关注,更受到了社会各界力量的力挺,支持电影一路走来。2012年,郭柯导演拍摄了广详情
-
纪录电影《二十二》展现真实的历史印记
2017-07-07 10:07
7月7日报道近日,韩媒首度公开7名日军随军慰安妇(韩国人)被俘虏后,接受中美联军中国军人询问的黑白影像。拍摄于1944年,中国云南省松山的这段视频,是73年来首详情
-
《二十二》上映 获冯小刚舒淇张静初等支持
2017-08-14 11:08
8月14日报道8月14日,关于日军侵华战争中国幸存“慰安妇”长篇纪录电影《二十二》上映。演员张歆艺在低调资助100万后,近日又发动圈内好友帮忙宣传。今天冯小刚在详情